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太阳集团tcy8722 官网

太阳集团tcy8722

股票代码:
太阳集团tcy8722科技(830824)

激活创新主体 面向市场发力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8-08-14

正在建设中的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受访者供图
 
改革开放40年 区域力量
 
    提及宁德时代,你会想到什么?创业板新秀?动力电池巨头?抛开这些耀眼的标签,鲜为人知的是,这家企业还是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而培育、布局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快速转换的新型研发机构,正是福建“领全国风气之先”的重要举措,亦是福建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缩影。
 
    34年前,源自福建省的“松绑放权”之举,拉开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年之际,福建再次抢先一步,启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着力打造连接两岸、辐射东南亚、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肩负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创新使命,福建持续推进一系列“再松绑”科研体制改革,让创新主体面向市场发力,挺立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创新潮头。
 
    松绑放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培育大黄鱼新品系“富发1号”G5代苗种6000万尾、推广养殖1780万尾,目前正在申报水产新品种;合作起草并发布了国家标准1个,申报行业标准2个……日前从大黄鱼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上传出一系列好消息。
 
    然而,素有“国鱼”之称的大黄鱼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85年春,在资源濒临枯竭的背景下,宁德市开展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历时30年间,大黄鱼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然而,由于当地一些养殖户急功近利,导致大黄鱼产业遭遇种质退化、鱼病频发的尴尬。
 
    为此,福建省、市两级科技部门依托产业龙头企业福鼎海鸥水产公司,整合了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水产企业资源,建设了截至目前为止仍是国内唯一的水产类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了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破除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的“两张皮”问题,相继在大黄鱼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育种等产业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企业主导的融合创新”,大黄鱼产业的演变与发韧于34年前的“松绑放权”精神上一脉相承。
 
    1984年3月,55位来自福建各地的厂长、经理发出了“松绑放权”呼吁信,此举掀起了国有企业挣脱束缚、放权搞活的热潮。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关口上,如何推动新一轮改革创新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福建主动融入全国创新布局,相继推动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海丝”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等多项重大科技改革举措,在体制机制上为创新主体再松绑,不断释放改革发展政策红利。
 
    数据显示,除自然科学基金、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及联合资金外,2017年福建资助企业牵头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科技项目经费占新上项目总经费的81.6%,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传导扩散的新机制基本确立。
 
    加大投入 把高新企业当上市公司培养
 
    秉承“把一双鞋当成一个科技产品去做”的理念,30年间,安踏从国际行业巨头的代工作坊成长为与国际行业巨头竞技的国内运动鞋龙头企业,不仅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也为福建乃至全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本。
 
    “研发创新投入占比从最初的不足1%上升到2107年的5.7%,研发持续性投入稳居国内行业首位。”据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介绍,该企业转型的核心,便是投入巨资建立了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攻克了双重减震、弹力足弓结构等关键技术,从而使该企业成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标准制定者之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市值位居全球行业前三。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则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直接体现。”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周世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省坚持像培育上市企业一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领军企业”路径,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研发费用税收减免额1∶1的财政奖励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激活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34年前,福建企业在全国率先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如今他们积极争当创新主角:无论是国家、省、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起者和组建者,还是行业研发中心、新型科研机构等创新平台的牵头组建单位,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应用,无一例外地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主体。2013年—2018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528家增加到3054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达1823家;截至目前,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计543亿元,增长19.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7.9个百分点;宁德时代、新大陆、美图、联芯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创新典型,在先进装备及智能制造、芯片与集成电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借梯登高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福建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密切,具有成为“海丝”互联互通枢纽的先天优势。为此,福建省以构建“海丝”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为关键抓手,推动龙头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体,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位置。
 
    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正是“海丝”创新互利合作的“弄潮儿”,并率先尝到甜头——该公司研发中心引进世界著名汽车厂商、全球500强企业德国戴姆勒集团的研发力量,获得福建省科技厅1000万元引进重大研发机构资助。依托德国戴姆勒集团的全球汽车产品研发平台,该研发中心导入了最先进的梅赛德斯—奔驰研发管理系统,与德国戴姆勒研发部门紧密衔接,并整合福汽集团相关创新资源,提升全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2018年4月,该公司第10万辆整车下线,其研制的V级车在中国的零售表现跃居全球排名首位。
 
    “借力国际创新资源实现‘撑杆跳’”,这是福建省正在做的事。当前,福建正以国际化视野汇聚境内外科技资源,加快推进泉州晋华公司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厦门联芯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等一批闽台合作重大项目的实施,还借助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平台,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一大批国内领先的重大技术项目成果在福建省落地转化,支撑引领“海丝”核心区建设。
 
    “新的改革征程,期盼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敢于抢占舞台‘当主角’、善于运用政策‘唱大戏’。”陈秋立表示,下一步福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磨科技创新这一发展利器,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晋江经验”,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等重大举措,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为福建所用,续写新时代锐意改革的新篇章。
 
Copyright © 太阳集团tcy8722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35085号-1